胡偉良
品嘉關係企業創辦人(Since 1987)。 畢業於台大土木系,並先後取得營建管理、商學、法學等三個博士學位。目前從事房地產生態系的建構。

胡偉良︱政策打炒房變打房?高房價問題如何從根源解決  

發布日期2025/03/26

政策打炒房讓房市局勢大變,外界也認為阻礙都更危老推動。(資料照) 政策打炒房讓房市局勢大變,外界也認為阻礙都更危老推動。(資料照)

2024年9月,央行在見到房價不斷飆升下,下了重手,祭出了堪稱史上最嚴苛的金融管制措施,瞬間房市局勢大變,除了交易量大跌外,房市也產生了變化。民眾對房市的預期轉向悲觀,買氣急凍,市場買家僅剩首購族,建商及民眾貸款不易,導致建商建屋態度轉為觀望及保守,新屋市場急凍,未來新房供應量將大了幅縮減。

不少專家憂慮,若這樣的狀況持續下去,可能引發結果如下:
1.在政府強力抑制市場需求下,雖然壓抑了房價,但並没有改變民衆對「合規」房子的潛在需求,一旦日後金融管制解除,仍有可能引發房價的強力反彈。

2.阻礙都更危老的發展,使得原已緩不濟急的老屋改建更加雪上加霜,改建進度更為落後,此將不利於我國的城市再生,甚至使我國變成都市建設上的「落後國家」。

3.產業生態改變,甚至整體經濟因此一蹶不振。此有1990年代的日本、前幾年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在政府「暴力」打房後的慘烈狀況可資參考。


這一波房價飆漲的成因
政府出重手打房,無非是這幾年來房價飆漲失速,然而進一步分析背後原因,總歸以下幾點:
1)人口結構改變,單身人數大量增加、家戶人口數減少:造成1、2房的小戶型房屋需求增加,這和以往房屋市場的3、4房房型結構不同,衍生小戶型的房屋需求大量增加。

2)供應與需求變化:2020年房市復甦,房市週期由衰退進入復甦,造成房市供給呈現緊張、不足。

3)新青安政策刺激買房投機熱潮:新青安政策的購屋優惠引發及創造了海量的額外需求,包括:原本買不起的、投機、投資的假性需求。

4)台積電的設廠效應,帶動台積宅的投資(機)熱潮。

5)大樓需求崛起,網購、外送、拉圾處理造成民眾的房屋需求轉向大樓產品。

以上來自需求面的變化,又碰上2020年疫情爆發,在貨幣寬鬆、利率走低,加上疫情造成的原物料上漲、缺工、缺料,使得營建成本大漲,在以上各種因素滙集下,很自然的房價出現飆漲,2023、2024年房價上漲就成了意料中之事。

總之,供應不足、需求增加、營造成本上漲,是這一波房價上漲的基本原因,部分民眾的炒作只是順應情勢,使得這種不均衡加快、加大,但不是房價上漲的主要原因。也因為房價不斷飆高,引發政府的嚴厲打房,但這樣的做法並不是根本之道,沒有從源頭去解決問題。


解決高房價的正本清源之道
要抑制房價的最有效方法,當推增加供給及減少需求,而都更改建正是達到此一目的的最佳方法。因為透過老屋改建的容積獎勵可以增加房屋的供應數量;另一方面,老屋的屋主可以在改建後分回符合需求的房子,而不需再去另行購房,因此堪稱一舉兩得。2023年以來台北市的房價上漲比例在全台最為和緩也反應了此一事實。

然而,近期老屋改建市場也因國際情勢而有所變化。像是缺工缺料難緩解,提升營建成本,再加上今年的碳費徵收、電價上升,將促使改建成本不斷增加。現今全球政經局勢,包括烏俄戰爭停火後,烏克蘭的重建需求激增,將使營建原物料日益短缺,引發價格上漲。另一個不確定因素,就是川普的關稅新政可能引發全球通貨膨脹及利率調升。

以上因素將導致老屋的改建成本持續上漲,不利於房價的抑制。足見政府當前強力壓制房價措施的難以持續,和對市場可能造成的扭曲。

追根究底,合理的房地產市場,筆者認為,應該讓市場機制調節房價,避免過度干預;促進房價溫和成長,同步於經濟增長,避免房價暴漲暴跌。

而要有效抑制房價,或許有心的業者可以助上一臂之力,藉助下列措施來協助政府降低房價,包括:1)降低建商獲利率,讓利給民眾。2)透過標準化來降低成本。3) 透過規模化,增加改建效率,降低營建成本。4)去中間化,削減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