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強震曼谷大樓倒塌!戴雲發揪出成因 施工的精準確實最常被忽視

都更焦點

發布日期2025/03/30

作者都更全都通新聞中心

地震難以預料,但對建築的威脅不能忽視。(圖為花蓮地震震損現場,內政部提供) 地震難以預料,但對建築的威脅不能忽視。(圖為花蓮地震震損現場,內政部提供)

緬甸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波及鄰近越南、寮國、中國乃至遠在千里之外曼谷高樓應聲倒塌。地震專家也示警,「應力轉移」可能誘發台灣發生規模6以上地震。地震對建築的威脅不能忽視,一棟建築如何能安全又耐震,結構技師、建築安全履歷協會理事長戴雲發認為與施工品質有相當大的關係。

以這次緬甸地震影響到泰國建築倒塌而言,戴雲發表示,可以看得出大地震影響的範圍是非常之大又廣的,而這次泰國這棟大樓倒塌的原因,最主要應該與施工品質存有相當的瑕疵,因為比它更老更舊的別的大樓也沒有倒,只有這棟新建築倒塌。

目前現今世界各地的建築,包括東南亞國家及澳洲等國的建築,設計時還是要考慮最低的地震設計規劃,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因為大地震的震波會傳到很遠,若建築規劃設計完全不考慮地震力的話,風險真的非常的高。

他認為,一棟「抗震安全」的房子,必須俱備「兩大關鍵」缺一不可。1.結構設計系統的穩定性:一棟房屋是否能在地震中保持穩定,主要取決於其結構系統的設計規劃,避免比較不佳的結構系統設計,例如大L、大T、大U的不規則平面造型、軟腳建築規劃、短柱短梁設計、單跨度結構等等。

2.施工品質的精準確實:再好的設計也需要可靠的施工來實現。傳統施工常見的缺失使得施工品質難以確保,這也是許多民眾所擔心的問題,因此更應該關注建築的施工是否有符合設計者所設計的安全品質標準。

戴雲發表示,此次地震事件再次提醒我們,地震風險並非遙不可及。耐震建築不僅是一種工法技術,更是一種保護居住安全的承諾。傳統施工常見的缺失-「施工品質難以確保」的部分,施工時最好採用系統化、工業化的方式來蓋房子,不僅能降低工地現場氣候、設備因素及施工人員的人為疏失影響,更能落實將建築內部施工品質透明化,讓民眾免於地震建築倒塌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