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企業租戶被迫出走!國貿大樓被點醒 綠化拚出滿租率
台北世貿中心國貿大樓雖是30多年的老建築,推動永續仍不遺餘力。(圖/國貿大樓提供)
「4年前那一棒把我打醒,讓我們加速推動綠建築。」台北世貿中心國貿大樓公司顧問張所鵬說。
當時承租國貿大樓的匯豐銀行告訴張所鵬,由於總部要求永續和綠建築的辦公室,它們決定遷出。因為匯豐銀行是長期且重要的客戶,這對當時擔任執行副總經理的張所鵬來說,有如當頭棒喝。
1988年開始營運的國貿大樓,樓內有許多外商租戶,也有多家外國經貿辦事處,2002年起由元大經營,儘管多年來一直重視環保、永續、節能,也持續優化各項設施,但並未取得綠建築等相關認證。如今國際趨勢讓這些老房客對挑選辦公室的條件愈來愈嚴格,大樓的營運前景也出現隱憂。
於是國貿公司加快腳步。但屋齡已經36歲,而且在內部工作人數超過5000人的狀況下,要符合最新的節能減碳等要求,甚至取得認證,絕非易事。
節能》首要力拚省電 從空調開始改善
張所鵬指出,低碳經濟能馬上見到成效的是節能,其中最重要的是節電;而用電最多的就是空調。事實上,國貿大樓原先就採用儲冰式空調系統,利用離峰電力製冷。國貿大樓副總經理顏正炎解釋說,用離峰時間製冰,上班時間融冰,加上縮短開啟時間,晚上6時即關閉空調,仍可保持一定的舒適度。2022年又更新為1級變頻冰水主機,估計因此每年可節電60萬度以上。
此外,前後也耗費1年的時間,在不影響租戶日常使用的縝密調度下,將高層電梯都改用節能的變頻及直流式。又提倡循環經濟,鼓勵新租戶承接原裝潢或局部改裝,減少營建廢棄物,回收比率已逐年成長,2023年達到28.6%。
張所鵬指出,舊大樓要更新設備,最難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服務品質不能下降,還要維持系統的穩定,保證安全。也因此一些大型的施工,只能利用夜間或春節等連假期間。多年前的設計不符合現在的需求,則必須找出變通方式;例如裝設太陽能板可以增加再生能源,但必須在頂樓架設支撐架,而國貿大樓風壓又特別大,考慮到結構和安全性,只能捨棄另尋其他減碳方案。
目前國貿大樓使用AI管理能源,控制各區照明時間、空調運轉和電梯使用配置,用電量從2011年2370萬度,降到2021年的1800萬度,相當於1000多噸的碳排量,減碳20%。2023年這棟大樓的用電強度(EUI)是144KWH/m2-yr(度/平方米/年),比台北市高層大樓平均值低了35%左右。
減碳》預計增設充電樁 拉高綠電比率
透過多管齊下,國貿大樓在2023年取得美國LEED(能源與環境先導設計)和WELL(健康建築標準)黃金級雙認證,成為全台第1、也是「最老」的雙認證商辦大樓,也得以持續保有幾乎100%滿租的狀態。
張所鵬指出,企業創造營收有控制成本和增加投資兩種方式,國貿公司不會只一味地減少支出,而是評估投資會為公司帶來什麼效益、多久之後成本可望回收等;即使金額龐大,如果值得,公司也不吝投資。
國貿公司2023年已申請辦理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專案,預計2025年取得碳權。為持續減碳,大樓預定增設充電樁,鼓勵使用電動車;並採購再生能源,提高綠電使用比率等,朝2025年整棟大樓用電比2020年減少20%、2050年達到減碳70%的目標邁進。
Profile 國貿大樓
全台第1、最老的國際綠建築雙認證商辦大樓
認證:LEED和WELL黃金級
完工:1988年
當時承租國貿大樓的匯豐銀行告訴張所鵬,由於總部要求永續和綠建築的辦公室,它們決定遷出。因為匯豐銀行是長期且重要的客戶,這對當時擔任執行副總經理的張所鵬來說,有如當頭棒喝。
1988年開始營運的國貿大樓,樓內有許多外商租戶,也有多家外國經貿辦事處,2002年起由元大經營,儘管多年來一直重視環保、永續、節能,也持續優化各項設施,但並未取得綠建築等相關認證。如今國際趨勢讓這些老房客對挑選辦公室的條件愈來愈嚴格,大樓的營運前景也出現隱憂。
於是國貿公司加快腳步。但屋齡已經36歲,而且在內部工作人數超過5000人的狀況下,要符合最新的節能減碳等要求,甚至取得認證,絕非易事。
節能》首要力拚省電 從空調開始改善
張所鵬指出,低碳經濟能馬上見到成效的是節能,其中最重要的是節電;而用電最多的就是空調。事實上,國貿大樓原先就採用儲冰式空調系統,利用離峰電力製冷。國貿大樓副總經理顏正炎解釋說,用離峰時間製冰,上班時間融冰,加上縮短開啟時間,晚上6時即關閉空調,仍可保持一定的舒適度。2022年又更新為1級變頻冰水主機,估計因此每年可節電60萬度以上。
此外,前後也耗費1年的時間,在不影響租戶日常使用的縝密調度下,將高層電梯都改用節能的變頻及直流式。又提倡循環經濟,鼓勵新租戶承接原裝潢或局部改裝,減少營建廢棄物,回收比率已逐年成長,2023年達到28.6%。
張所鵬指出,舊大樓要更新設備,最難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服務品質不能下降,還要維持系統的穩定,保證安全。也因此一些大型的施工,只能利用夜間或春節等連假期間。多年前的設計不符合現在的需求,則必須找出變通方式;例如裝設太陽能板可以增加再生能源,但必須在頂樓架設支撐架,而國貿大樓風壓又特別大,考慮到結構和安全性,只能捨棄另尋其他減碳方案。
目前國貿大樓使用AI管理能源,控制各區照明時間、空調運轉和電梯使用配置,用電量從2011年2370萬度,降到2021年的1800萬度,相當於1000多噸的碳排量,減碳20%。2023年這棟大樓的用電強度(EUI)是144KWH/m2-yr(度/平方米/年),比台北市高層大樓平均值低了35%左右。
減碳》預計增設充電樁 拉高綠電比率
透過多管齊下,國貿大樓在2023年取得美國LEED(能源與環境先導設計)和WELL(健康建築標準)黃金級雙認證,成為全台第1、也是「最老」的雙認證商辦大樓,也得以持續保有幾乎100%滿租的狀態。
張所鵬指出,企業創造營收有控制成本和增加投資兩種方式,國貿公司不會只一味地減少支出,而是評估投資會為公司帶來什麼效益、多久之後成本可望回收等;即使金額龐大,如果值得,公司也不吝投資。
國貿公司2023年已申請辦理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專案,預計2025年取得碳權。為持續減碳,大樓預定增設充電樁,鼓勵使用電動車;並採購再生能源,提高綠電使用比率等,朝2025年整棟大樓用電比2020年減少20%、2050年達到減碳70%的目標邁進。
Profile 國貿大樓
全台第1、最老的國際綠建築雙認證商辦大樓
認證:LEED和WELL黃金級
完工:19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