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老修法指向鼓勵大規模! 賴正鎰看好整併大都更基地是趨勢  萬華將成熱區 

都更焦點

發布日期2025/05/27

作者都更全都通新聞中心

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看好萬華區是有機會成北市重建規模與量能放大的區域。(圖/鄉林不動產研究室提供) 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看好萬華區是有機會成北市重建規模與量能放大的區域。(圖/鄉林不動產研究室提供)
國內老房子數量多,日益嚴峻的雙老問題亟待解決。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認為,都更、危老重建是北市府重點推動項目,加上內政部正在研擬危老條例修正草案,朝規模獎勵取代時程獎勵方向,對建商而言,為爭取獎勵,勢必要擴大基地,並投注更多的時間跟經費來整併更大的基地,他看好萬華區將成為北市都更規模與量能放大的區域。

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揭露資料,台北市萬華區今年1至3月不動產買賣交易件數共154件,公寓類的交易件數62件占比達40.3%,且交易物件房齡普遍超過50年。鄉林不動產研究室指出,捷運萬大中和線預定2026年底完工,軌道經濟將是萬華房市的大利多。看好未來生活機能翻轉,不少買家看上高屋齡老舊透天及公寓的都更重建商機。

而隨著危老條例將於2027年5月31日屆期,國土署長吳欣修日前透露,預計將於明年提出《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危老條例)修正草案,在時程獎勵歸零後,未來不希望大家用「紙片屋」方式爭取容積獎勵,所以會改採以規模獎勵的方式,提高危老重建規模。

對此,賴正鎰認為,未來法規修法朝向鼓勵大規模都更、危老重建,萬華區是有機會成北市重建規模與量能放大的區域。主要是目前萬華區的平均屋齡41年,是台北市老屋比例最高的行政區。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表示,萬華這一區域新建地稀有,加上多數老建築土地零碎、基地狹小,不僅建案的供給少、都更推動上也相對緩慢,因此只要有新建案釋出,銷售速度相當快。像是萬華去年的預售屋平均單價每坪108.2萬元,較2022年漲幅逾五成,漲幅為十二個行政區之冠,讓多數人都跌破了眼鏡!

萬華區房價迅速補漲,除了房價基期較低的因素之外,最主要的建設利多就是北市府積極推動「中正萬華復興計畫」。盤整捷運萬大線沿線周邊地區相關計畫,以萬大線為引擎,公辦都更為手段,促使長期推動不力的南機場整宅地區建構新面貌,提供公共住宅,透過結構性的公共工程、市場改建,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及提升產業競爭力,重塑地方水岸觀光地景,整體區域環境和交通可望大躍進。

捷運萬大中和線一期計畫在2027年上半年通車、為萬華房市區域挹注動能,包括桂林路、梧州街、萬大路、康定路與艋舺大道、環河南路周邊等地,近年陸續有多個危老重建、都更案送件,到處可見建商卡位布局,像是忠泰、長虹等。

尤其是好地段的高齡透天和公寓,雖然房子多數老舊,但只要屋主喊賣就有投資人卡位,有時候要買還不一定買得到,最主要就是公寓、透天產權獨立且土地持分較多,深具重建和都更的價值,只要開發商為整合土地而出手,老房子的價值迅速翻倍!

賴正鎰進一步表示,鄉林20年前就投入萬華區的都更布局,終於完成華中段達2,125坪的基地,離萬華車站僅6分鐘車程,是南萬華少見的大規模都更建案,計畫在今年底推案。由於萬華地區千坪基地新建案難得一見,不少朋友也一直在跟他打聽萬華案的最新進展。

此外,對日前央行總裁楊金龍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提到,房貸總量管制將評估是否排除「一般民眾購屋貸款」,未來可能僅針對法人(建商)進行限制。賴正鎰認為,楊金龍總裁這番話對當前卡在擔心交屋貸款不足、換屋資金受阻的房市,帶來正向政策訊號,希望政府能趕緊鬆綁,讓結冰的房市能逐步解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