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防災設施堪憂 無法更新不如重建

讓房子住得更安全 專家點出3大建築主流

政策法規

發布日期2022/04/08

作者游筱燕

2021年10月高雄市鹽埕區「城中城」的一場惡火,釀成46死41傷的悲劇,也燒出老舊高樓層危險集合住宅的困境。
 
40年屋齡的「城中城」沒有管委會,屬於複合式的住商混合大樓。地主眾多、整合不易,曾兩度召開都更重建說明會,但都破局。在台灣,類似「城中城」這樣的老舊複合式大樓不少,一場火燒出住宅安全問題,讓老屋都更議題更加有急迫性。  


防火設施不可免   老屋堪憂不如重建 

大葉大學消防安全學程兼任教授暨消防設備師士協會榮譽理事長何岫璁表示,悲劇發生大家咎責,甚至有住戶要求國賠。但多數人不知道,根據《建築法》91條,「應受處分的,其實是所有權人(房東)」。 

若依政府援引的《建築法》第77、91條,建築物「所有權人」若未維護其設備安全時,建管單位就可處以6至30萬元罰鍰,且可連續處罰,必要時能停水停電或命令拆除,「根本不需要成立管委會就能開罰」。 

換句話說,就算大樓老舊,所有權人(房東)也有義務維護設備安全,定期更新保養;若無法維護大樓設施設備,就應該考慮參與都更,如置人於死,所有權人會有刑事責任,何岫璁說:「人命不能開玩笑,可能要坐牢的!」 

何岫璁指出,老舊的房子就像有慢性病患,需要新增符合規定的防火設施和消防設備很多,包括公設和私人領域都會需要,例如警報器、廣播、自動灑水、排煙設備、搶救設備、防火門窗、防火填塞、防火建材,甚至防火區劃設等。

即便公設加裝了滅火器、照明燈、住警器等消防設施,但是在一時無法根除病灶之下,只好暫解燃眉之急,但長期來說,建築防火和消防設備仍不完善,老屋更新重建的問題迫在眉睫。 


強化安全監控  無線化設備是趨勢  

中興保全科技智慧系統本部副總經理張迺森表示,近來大家倡導智慧家庭,可其實「智慧社區」也同樣重要。試想,假若「城中城」大樓上面的住家設有獨立型警報器,接到火災示警想逃生,但樓下已廢棄使用,沒有消防門發揮阻隔煙霧功效,消防設備也喪失功能,仍舊是逃生無門。 

張迺森說,如果居住在智慧社區內,安全監控是必備優勢。比如保全可以結合防災系統,第一時間啟動火災警示,同時報案並告知消防隊,往往在還沒發生災損時就已經滅火。居住安全上能做到人臉辨識測溫、人進管控、車牌辨識等等;在生活應用上,可藉由社區管理平台,社區訊息連動手機,透過App收發包裹、叫車、購物、叫外送等服務,全部都能輕易實現。

張迺森分享由安全監控延伸的安居問題,社區最常發生的是有線化轉無線化的過程,「如果社區系統統統有線,後續的維修保養會問題一籮筐,」張迺森舉例,一旦建築物興建完成,「藏在牆壁裡的東西,最難保養!」如果社區有500戶住家,等於有500條線,有幾戶對講機壞掉了,埋在牆壁裡的500條線該如何查修?假設查到是16樓損壞,要怎麼拉線到16樓?難道拉明管?中間要經過15層的住戶,每個人都會同意嗎?所以新式建築要特別注意選擇無線化設施配備。

結合防災系統的安全監控,在第一時間能即時啟動火災警示,並通報消防隊。(圖/中興保全提供)
取得標章認定 耐震通過第三方檢驗  

台灣建築中心董事長周光宙指出,台灣地處歐亞板塊交界,地震成為主要的天然災害之一,面對已知的風險,加強建築耐震能力已成台灣新建築的趨勢,選擇有「耐震標章」的厝,是最安全理想的狀況。 

周光宙說,現行法令及相關規定已針對結構的耐震設計加以提升及規範,由於監察院調查報告「921大地震」主因是未落實耐震工程品管以及現場監造,所以台灣建築中心於2003年受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補助辦理「耐震標章認證制度」,而今也開始應用AIoT對建築物進行建築物結構健康監測,搭配地震預警強化防災思維,才能臨危不懼,減輕災害。 

「耐震標章」是業界最嚴格的建築結構安全標準,其落實有賴追求高品質建築的業主及投入專業人力、成本才有成功機會,能獲取標章榮譽的個案數量不多,也因此,都更及危老案件若能取得此標章即可獲得最高10%容積獎勵。 

台灣建築中心執行長許世杰表示,「耐震標章」的特色是除了強化建築結構耐震設計性能外,再由客觀第三者以獨立公正的立場,落實「特別監督制度」。業主(建商)為提供消費者安全可靠之耐震結構品質,需額外聘請具備建築結構施工經驗之專業技師,從挖地下室開始、整體結構施工到建物完竣,全程進駐工地現場執行監督,動輒2、3年的興建期間,再加上建築中心不定時由專家委員執行抽查為消費者重複確保品質,是國內耐震的最高標準。  
 
「建築要與時俱進,」周光宙說,全球在面臨Covid-19 的疫情挑戰後,健康性能也成為建築的必備條件,國際間開始推動WELL健康建築標準(簡稱WELL),是全球第一個專注於改善人體健康與福祉的建築標準,其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包含人們日常生活及工作的建築內部環境健康。建築中心也會持續關注,推廣國內健康建築新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