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雲發︱重建新趨勢:如何兼顧成本與品質
老屋更新要重視建物的結構規劃設計及施工品質,才能讓重建後房屋達到真正的耐震安全。(資料照)
近年來,因政府推動及各種獎勵之下,都更危老發展愈來愈成熟,全民都在談論都更及危老重建,期望自家不安全的老舊房屋能夠有機會進行翻新。由於國內目前物價持續上升、缺工、缺料的問題更導致營造成本大漲,不動產開發市場仍受到物價通膨、國際人力短缺及營建物價大幅波動之挑戰,導致營建成本高低不下。
然而,政府對於老舊建物鼓勵改建之龐大需求前提下,開發商必須改弦易轍,拋棄舊有「成本導向」之營建思維,重新檢視下一波之建築趨勢,逐步走向自動化、工業化、系統化生產的路。
台灣有地震是天生的宿命,經研究發現,房屋倒塌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鋼筋未按照規定的設計圖說施工與綁紮。說明了鋼筋施工、綁紮及定位的重要性,與房屋是否耐震安全具有直接的關聯性。為確保居住安全真正獲得保障,設計及施工必須同時兼顧且缺一不可,除了要有優良的結構系統規劃設計外,最主要還是取決於建築物每個細節的施工品質良窳,目前台灣建築的結構設計已足夠符合耐震安全,但「施工品質」的部分是最難做到的!
營建工程中,鋼筋綁紮常常是最費力且最費工的項目之一,工地施工的人為疏失,正因鋼筋被包覆在混凝土裡面,交屋時消費者根本看不到,導致施工結果可能無法符合原始設計的要求。正因為施工現場有「人」的變數存在,即使建築設計圖面全然無誤,但有瑕疵的施工卻會大幅削弱建築結構的安全性。
近年來房屋銷售市場出現不少耐震標章建案,其目的在於證明建築物在規劃設計與施工階段,皆符合耐震標章所規定的各種程序與規範要求,從建築工程規劃設計、施工品質、完工交屋及使用執照取得的結構物耐震性能的審查與監督,經由第三方的察證,改善施工性不佳的構件設計,確認施工符合規定品質要求,以達耐震建築的安全品質要求。
根據建築產業世界發展趨勢,以及新一代的年輕人與創新技術、創新工法的潮流,未來的職訓及技職教育應該朝向系統化組裝的簡單工法。尤其建築工法在業界已研發出工業化、系統化鋼筋施工方式,並獲得國家發明金獎及台灣建築歷史肯定,更被推薦為有效解決與優化一般傳統施工方式對建築結構安全品質無法控管的困境。
系統化、工業化的施工方式,將施工品質從源頭做把關,針對建築物中每一個會裂、會漏水及地震容易破壞的每個部分,以一根鋼筋不中斷的方式在自動化加工廠加工成一體成形的鋼筋,如同迴紋針一根鋼絲彎折的概念。
做一個創新研發,不僅讓工地工人容易施工、降低人力需求改善缺工問題、自動化的技術可確保施工品質、同時避免人為疏忽和工人素質參差不齊的困擾,更可將建築內部看不到的品質完全透明化呈現給大眾檢視,實質確保台灣社會大眾的居住安全品質,從源頭開始為建築安全做把關。
系統化施工的方式所產生的成本增加有限,但能夠顧及前端施工品質,中端建物完成後之品質保證,以及後段使用者的居住舒適,讓建物可以達到施工安全、品質安全、居住安全之三安一體前提下,開發商及消費者或重建地主都可以正確地來認識系統化施工工法,對不動產實質上所帶來的正面影響。
現在愈來愈多地主希望採取「委建」、或是「全案管理」、「自主更新」的模式進行重建,然不論採取何種方式重建,目的在於改善原屋耐震力不足的缺失,重視建築物的結構規劃設計及重建過程的施工品質,才能讓重建後的房屋達到真正的耐震安全。
然而,政府對於老舊建物鼓勵改建之龐大需求前提下,開發商必須改弦易轍,拋棄舊有「成本導向」之營建思維,重新檢視下一波之建築趨勢,逐步走向自動化、工業化、系統化生產的路。
台灣有地震是天生的宿命,經研究發現,房屋倒塌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鋼筋未按照規定的設計圖說施工與綁紮。說明了鋼筋施工、綁紮及定位的重要性,與房屋是否耐震安全具有直接的關聯性。為確保居住安全真正獲得保障,設計及施工必須同時兼顧且缺一不可,除了要有優良的結構系統規劃設計外,最主要還是取決於建築物每個細節的施工品質良窳,目前台灣建築的結構設計已足夠符合耐震安全,但「施工品質」的部分是最難做到的!
營建工程中,鋼筋綁紮常常是最費力且最費工的項目之一,工地施工的人為疏失,正因鋼筋被包覆在混凝土裡面,交屋時消費者根本看不到,導致施工結果可能無法符合原始設計的要求。正因為施工現場有「人」的變數存在,即使建築設計圖面全然無誤,但有瑕疵的施工卻會大幅削弱建築結構的安全性。
近年來房屋銷售市場出現不少耐震標章建案,其目的在於證明建築物在規劃設計與施工階段,皆符合耐震標章所規定的各種程序與規範要求,從建築工程規劃設計、施工品質、完工交屋及使用執照取得的結構物耐震性能的審查與監督,經由第三方的察證,改善施工性不佳的構件設計,確認施工符合規定品質要求,以達耐震建築的安全品質要求。
根據建築產業世界發展趨勢,以及新一代的年輕人與創新技術、創新工法的潮流,未來的職訓及技職教育應該朝向系統化組裝的簡單工法。尤其建築工法在業界已研發出工業化、系統化鋼筋施工方式,並獲得國家發明金獎及台灣建築歷史肯定,更被推薦為有效解決與優化一般傳統施工方式對建築結構安全品質無法控管的困境。
「建築安全履歷鋼筋系統化工法」超越現有傳統工法,其抗震韌性有效大幅提升,有效發揮建築耐震韌性並確保建築安全。
「傳統工法」柱箍繫筋組件眾多,綁紮繁複;施工品質控管不易,疏漏時造成耐震圍束力不足。
做一個創新研發,不僅讓工地工人容易施工、降低人力需求改善缺工問題、自動化的技術可確保施工品質、同時避免人為疏忽和工人素質參差不齊的困擾,更可將建築內部看不到的品質完全透明化呈現給大眾檢視,實質確保台灣社會大眾的居住安全品質,從源頭開始為建築安全做把關。
系統化施工的方式所產生的成本增加有限,但能夠顧及前端施工品質,中端建物完成後之品質保證,以及後段使用者的居住舒適,讓建物可以達到施工安全、品質安全、居住安全之三安一體前提下,開發商及消費者或重建地主都可以正確地來認識系統化施工工法,對不動產實質上所帶來的正面影響。
現在愈來愈多地主希望採取「委建」、或是「全案管理」、「自主更新」的模式進行重建,然不論採取何種方式重建,目的在於改善原屋耐震力不足的缺失,重視建築物的結構規劃設計及重建過程的施工品質,才能讓重建後的房屋達到真正的耐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