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產詐騙太猖獗!地政士和警局建立防護網  傳授八招打擊詐騙

房市行情

發布日期2025/04/22

作者陳雅玲

北市警局積極強化地政士識詐宣導,於今日下午與新北市地政局、新北市地政士公會,共同舉辦「詐騙狀況及防制措施記者會」。(資料照) 北市警局積極強化地政士識詐宣導,於今日下午與新北市地政局、新北市地政士公會,共同舉辦「詐騙狀況及防制措施記者會」。(資料照)
近年來不動產詐騙事件頻傳,手法變化多端,所謂地面師的惡名也在國內傳開來。不動產詐騙不同於一般,財產損失金額動輒百萬、千萬元,非同小可。根據警政署統計數據,光是3月份受理詐騙案件達1.6萬件,詐騙財產損失金額高達70億,其中,遭詐金額較大的手法,便是被害人透過地政士抵押房地產,造成傾家蕩產。

為了強化地政士識詐宣導,新北市警局今日下午與新北市地政局及新北市地政士公會共同舉辦「詐騙狀況及防制措施記者會」。探討最新詐騙手法,以及地政士辦理關懷提問等機制深入討論,期能在民眾遭到委請地政士辦理抵押權設定時,可透過關懷提問機制,如發現民眾有遭詐等情,主動聯繫員警到場提供協助,以減少類似手法的案件。

新北市地政局局長汪禮國表示,不動產詐騙的財產損失是一般詐騙約逾10倍,影響所及不單是個人,甚至是一個家庭,對於不動產打詐,新北市地政局是與地政事務所、地檢署及警局建立起聯繫機制,以加強打詐力道。

據警政署統計,新北市最常見的詐騙手法仍以「假網拍詐騙」占比最高(16.50%),而假投資詐騙雖降至第2名(14.78%),但財損金額仍高達7億,遭詐金額較大的手法為詐團透過網路投放假投資廣告,假冒財經名人,誘騙被害人加入投資群組,逐步操控被害人匯款,直到無法提領資金時,更要求被害人透過地政士抵押房地產等情,造成被害人傾家蕩產慘狀。

針對類似狀況,新北市地政士公會也號召逾300位會員到場,宣導受理私人設定抵押權登記時,可透過關懷提問機制,提醒民眾注意詐騙陷阱。

而這樣的機制也獲得成效,新北市警局統計,自今年辦理以來已經有效防詐達50件,像是今年1月汐止地政事務所人員在受理抵押權設定案件時,發現可疑即啟動全面關懷提問機制,隨即與地政士及債權人聯繫,協助完成抵押權塗銷與預告登記撤回,成功攔阻500萬元不動產損失。此案也成為實務中「關懷提問」成功運作的重要典範。

新北市地政士公會理事長陳錦麟同時也提出防止不動產詐騙八招,經常與新北市1600位地政士交流經驗。

1.落實雙地政士:雙方買賣或借貸過程,建議各自指定委任地政士,原屋主信任的地政士能多一層把關權益。
2.公私協力:推動民眾申請土地登記或買賣簽約時,一併申辦地籍異動即時通、私人設定關懷提問
3.整個交易過程盡量不要交付現金:金流部分透過履約保證或價金信託,多一層防詐功效。
4.律師見證或契約公證:多一位專業人士介入,協助防堵外,也可延長交易時間。
5.請金融機構協助留意資金交付後的流向。
6.請家裡的親友參與交易過程,避免親友事後才知道,於事無補。
7.地政士承辦私人設定及預告登記案件注意事項查檢表。
8.印鑑證明要註記「用途」,戶政可以協助再次確認本人的意思。

最後,陳錦麟也表示,隨著不動產詐騙事件盛傳,地政士被貼上「地面師」標籤的現象愈來愈嚴重,重創其專業形象,他建議執業三年、無受處分紀錄、且受一定時數的防詐騙課程訓練的地政士,應授予優良認證以供辨識,並能與公私部門一起推動打詐、防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