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偉良
品嘉關係企業創辦人(Since 1987)。 畢業於台大土木系,並先後取得營建管理、商學、法學等三個博士學位。目前從事房地產生態系的建構。

胡偉良︱歷經3次買房失敗經驗   靠知識的力量轉戰房地產

發布日期2024/08/26

胡偉良  歷經3次買房經驗   靠知識的力量轉戰房地產  見證知識的力量

大家可能不知道,我的前幾次買房經驗都是以失敗告終,不但沒賺還虧了不少錢,而且還是在房地產景氣不錯的年代。


第一次買房高價買進  景氣谷底賣出
記得我的第一次買房,買的是位在台北市天母東路上七層電梯華廈的4樓戶,會買那間房主要是經由同事介紹,買了他住家直上方的房子,格局完全相同,但權狀坪數卻足足比樓下多了5、6坪,折換下來單價當然比樓下便宜了許多。

在貪便宜的心態下毅然買進,卻因為離上班地點(台北市區)太遠,而沒有前往居住,把房子租給一個當時在ICRT工作的老外,因為位置離市區較遠,租金也不高,租了幾年後覺得很不划算,就決定賣出;卻因為房子虛坪太多(因為當時的建商把大部分的公設和土地都灌進這間房子),結果不僅難賣、賣出去的價格也不高,這次的交易是在買入並持有5年之後賣出,虧了3成多,也學到了第一次的房產教訓。

首先,同樣的格局,權狀坪數多未必是好事;第二,同樣的格局,土地坪數多未必是壞事,但你要懂的「用途」;第三,一生一次的自用住宅優惠稅率不要隨便用,那一次的使用只讓我省下了幾千塊,就把我的「一生一次優惠」給用掉了,多年後上百萬的土增稅卻已無配額可用,有夠懊惱;第四,因為沒有景氣週期的概 念,導致把房子在週期的谷底賣出,而錯失了一年後房價的暴漲。


第二次買房》選了缺乏生活機能偏郊宅賠本售出
第二次的買(換)屋買在半山腰的新店五峰山上,是當時的山坡地豪宅,買的原因是因為喜歡那????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公共設施,卻疏忽了除非自行開車,否則當地交通極不方便的缺失,再加上潮濕,住了幾年,就決定遷到山下。這一次買賣又是大虧,23萬一坪買進,16萬一坪賣出。得到的敎訓:買房子不可以買山明水秀的風景區,偏郊的房子只能租,而不適合買,因為生活不便。


第三次的買房進步了,但增值性不夠
第三次的買(換)房走向市郊河岸邊,買進價22萬一坪,迄今住了20年,和20年前的買入價相比,房價漲了1倍(45萬一坪),看似不錯,但是倘若當時我買的是市區蛋黃區的房子,那麼除了省下大量的交通通勤時間,房價的上漲率更是高達2倍以上,也就是當年若買市區,我當年的花費(2000萬),現在的市值應該在8千萬上下。這次得到的教訓是:除非你打算不換房子,否則愈是蛋黃中心地帶,日後房價漲幅愈高。

就是因為這些屢戰屢敗的戰績,加上看到建商厚利又不負責任的一面,讓我決定認真鑽研房地產,並進而投入業界,進入江湖。

雖然投入營造市場長達數十年之久,但那畢竟屬於「工程」市場,偏重工程技術;和房地產市場的「投資」屬性有很大的不同。

剛投入房地產時,市場正是由盛而衰的階段,眼見房市交易量大幅下滑,意識到房產週期正走向衰退,可能不是進場的好時機,而採靜候觀望的態度。

直到2017年,觀察到房市呈現再起的契機,因而決定積極投入,由於資金有限,只好選擇最辛苦但耗資最少的方式經營,做委建。

多年的國內外房地產書藉的廣泛、大量的閱讀,加上對台灣房地產市場的深入觀察,讓我選擇以老屋改建做為進入房市的試金石,由於資本有限,因此初期選擇以「新北市的老屋改建」開啓我的第二個房地產人生。

如果你要問我成功的關鍵在那裡?我會回答是「知識的力量」,結合了實務經驗和知識的支撐,讓我在決策上具備膽識並敢於創新,這些都是邁向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