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社區都更難推動!歸究容積率全台最低?都發局拿出數字回應
民生社區推動都更爆出容積率偏低的問題。(截自googlemap)
危老都更重建持續在推動中,位於精華地區的民生社區卻被議員爆出這一區都更案掛零,因為容積率僅200%、又有航空高度限制,成了全台都更危老最難推動的地方。對此,台北市都發局回應,民生社區基準容積率200%都更案已有4案,其中3案經過核定,已有1案興建完成。同時強調,民生社區基準容積率也不是台北市住宅區最低的,容積率並非是民生社區無法推動都更的主因。
開發於1960至1970年代的民生社區,當初是一塊大型素地打造為首個全國性美國式示範社區。北市議員秦慧珠提出,民生社區開發定位為中低密度住宅區,打造了寬敞的綠地、公園與人行道,但這些過去的優點,現在成了都更難題,容積率僅200%,是全國最低。民生社區的居民們期待的都更危老,但一直在原地踏步。
台北市都發局表示,為協助民生社區自主都更,更新處於2019年間設立都市更新工作站,並與「海砂屋都更專業輔導團」、建管處「危老推動師」,深入民間針對不同的老屋改建需求,提供多元重建之專業諮詢服務。
據統計,2023至2024年間民生社區辦理法令說明會共4場,協助當地民眾更為瞭解都更相關程序及流程。目前民生社區內,都更重建案已有4案,其中1案已完工;另增設電梯案已完工共7案,施工中共1案。
針對土地基準容積調整,這部分涉及全市公平一致性,容積率需考量人口成長情形、樓地板供給及公共設施服務水準訂定,且容積增加所生利益仍需辦理回饋,故不宜任意提高。
台北市都發局表示,為推動老舊建物更新重建,已經透過多項容積取得方式,增加民眾都更誘因,像是容獎申請最高1.5倍基準容積獎勵。今年3月公告「防災型都更專案」,符合該計畫適用對象及相關申請條件,即核予原建築基地基準容積30%危險建築容積獎勵;此外,依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自治條例第80之2條及都市計畫容積移轉也都是現行法令增加容積的途徑。
至於民生社區依照都市計畫規定,連棟建築物不得個別拆除重建,更新改建須連棟建物及基地所有人同時申請,並同時施工,導致該地區無法依照所有權人意願,推動更新改建,都發局已針對該區都市計畫規定重新檢討,並朝修訂連棟建築物重建規模方向辦理,盡力落實推動都市更新目標。
開發於1960至1970年代的民生社區,當初是一塊大型素地打造為首個全國性美國式示範社區。北市議員秦慧珠提出,民生社區開發定位為中低密度住宅區,打造了寬敞的綠地、公園與人行道,但這些過去的優點,現在成了都更難題,容積率僅200%,是全國最低。民生社區的居民們期待的都更危老,但一直在原地踏步。
台北市都發局表示,為協助民生社區自主都更,更新處於2019年間設立都市更新工作站,並與「海砂屋都更專業輔導團」、建管處「危老推動師」,深入民間針對不同的老屋改建需求,提供多元重建之專業諮詢服務。
據統計,2023至2024年間民生社區辦理法令說明會共4場,協助當地民眾更為瞭解都更相關程序及流程。目前民生社區內,都更重建案已有4案,其中1案已完工;另增設電梯案已完工共7案,施工中共1案。
針對土地基準容積調整,這部分涉及全市公平一致性,容積率需考量人口成長情形、樓地板供給及公共設施服務水準訂定,且容積增加所生利益仍需辦理回饋,故不宜任意提高。
台北市都發局表示,為推動老舊建物更新重建,已經透過多項容積取得方式,增加民眾都更誘因,像是容獎申請最高1.5倍基準容積獎勵。今年3月公告「防災型都更專案」,符合該計畫適用對象及相關申請條件,即核予原建築基地基準容積30%危險建築容積獎勵;此外,依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自治條例第80之2條及都市計畫容積移轉也都是現行法令增加容積的途徑。
至於民生社區依照都市計畫規定,連棟建築物不得個別拆除重建,更新改建須連棟建物及基地所有人同時申請,並同時施工,導致該地區無法依照所有權人意願,推動更新改建,都發局已針對該區都市計畫規定重新檢討,並朝修訂連棟建築物重建規模方向辦理,盡力落實推動都市更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