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成本犧牲安全?危老案建築師揭小基地的難處 3個問題點最容易發生事情

危老重建

發布日期2025/01/14

作者陳雅玲

新北三重「莘聖沐光居」導致鄰損重大事件,引發起小基地施工是否安全的討論。(圖/新北市政府) 新北三重「莘聖沐光居」導致鄰損重大事件,引發起小基地施工是否安全的討論。(圖/新北市政府)
新北市三重六張街重建案發生工地鄰損事件,一夕之間房屋倒塌,除了建商賠償問題引發關注外,也因為基地規模只有97坪,意外掀起小基地與建築安全正反面的討論。對此,國土管理署特別發稿澄清,小基地危老案與重建規模大小無關,而實際完成多件危老案的建築師沈健雄觀察,諸多肇事案件發生原因,多數是為了節省成本或疏忽監控管理。

這幾年來,危老重建因不限基地大小、程序簡便,開啟老屋重建的風氣,從內政部統計來看,全台危老案件累計逾4200件,每個危老案平均規模面積約227.5坪。依業界來看,小基地建案先天條件不佳,規畫設計難施展,一般來說,基地要方正、超過270坪基地,才有可能規畫坡度平面車位。

由於先天條件受到侷限,沈健雄直言,小基地施工難度相對比較高,無論在前期規畫、資料彙整以及設計規畫都要全面考量,像是從整體環境來看,諸如基地所在位置、周遭鄰房狀況、道路狀況皆要納入一併考量,安全角度就要更加謹慎。

依實務經驗,「小基地整個施作成本,一定是比較高,」沈健雄說,正常建案營造成本每坪約25萬,但小基地施作成本又更高,主要是防護安全措施要再多加強。以他案子來說,過去危老案取得容獎多會用在提升建材,但現在專業管理上會再落實委任技構技師全程監督工程。相對來說,成本雖然再變高,但他認為,這個成本占整個營建成本只是小部分,同時也要說服地主能夠認同這一點。

沈健雄表示,其實大家一開始都不想做這麼小的基地,但每位住戶、地主有不同考量和意見,不得已只能做小基地重建。而他過去曾規畫承作台北市僅26坪大小的危老案,協助地主自地自建,協助初評、送件及規畫,迄今也有6、7案接近完工。

他觀察大多基地會發生問題,不外乎有三個層面,一是為了節省成本。小基地防護的安全措施多作加強,相對成本高,若有成本考量,安全程度只會做到剛剛好。也有發生地質改良未按照原圖施作、連續壁厚度擅自變更設計等,像是大直基泰基地塌陷的肇事報告,原因就是直指這幾項。

二是,施作廠商的管理。承包商管理人員扮演重要角色,必須具有專業度、經驗充足,能否確實管理,像是工地檢測、監控,發生異樣時是否及時通報。通常能及時通報,馬上停工找出問題再補救,能防範災害發生。

同時,這也衍生另一個問題,建商、建築師是否有足夠經驗選擇合適的承包商,若雙方經驗不足就很容易發生事情;也有承包商為拿到案子壓低標價,一旦進廠施作,就很有可能要節省成本,失去安全性的考量。

三是,地主的觀念。參與重建的地主,時常認為「這個造價能降低就好了」、「這樣子能夠做就好了」,往往忽略砍了成本,卻忘了安全還是最重要。「這部分地主觀念也要改變,畢竟造價成本能反映在房價上,如果從整體安全為考量,還是相對值得!」沈健雄認為。

國內超過30年老屋數量多達500萬戶,推動危老都更原本是為了改善居住安全,但也引發另一層面的工安危機,在面對營建成本居高不下的挑戰,在成本與品質之間如何同時兼顧,慎選專業施工廠商、負責任的建商,甚至地主自主更新、自地自建也必須慎選委任的專業團隊已經成為自保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