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台灣都市更新暨危老重建團隊獎」名單出爐

10件得獎案樹立市場新標竿

都更焦點

發布日期2022/09/15

作者陳雅玲

斯文里三期「斯文首善」是全國首例由政府擔任實施者,榮獲評審團特別獎。(圖/台北市政府提供) 斯文里三期「斯文首善」是全國首例由政府擔任實施者,榮獲評審團特別獎。(圖/台北市政府提供)
人口高齡化,房屋也跟著老,更新是早晚要面對的!在政策因勢利導之下,都市更新及危老重建近年申請案件由過去每年平均44案,來到每年平均7百案,核准案件正式突破3千件,邁向新的里程碑。 

成就一件都更危老案並不是簡單的事。不單協調地主意見、搞定分配條件,過程還牽涉複雜的產權整合、建築規畫、營建管理、餘屋銷售等環節,而每一道法定程序從掛件、報核到施工,過程專業且複雜,皆需要集眾人之力,仰賴團隊一棒接一棒協力完成。


第一屆》搭起危老及都更團隊新舞台

有鑑於此,《財訊》今年首度舉辦「台灣都市更新暨危老重建團隊獎」,一來促進國內都更危老產業蓬勃發展,鼓勵投入都市更新及危老重建的優質團隊;二來對有意參與更新的地主及住戶而言,可以藉此認識更多的優質團隊。

應邀擔任評委的內政部營建署署長吳欣修也表示認同,強調此次評選提供業界一個被看得見的舞台,而能夠入選或得獎案件,背後都有其被肯定的地方,值得業界觀摩互相學習。

對於這樣創全台之先頒發獎項,首重制定公平的甄選條件與評選辦法。由於《都市更新條例》自1998年公布實施,過去20餘年來,推動進展牛步化,直至近年政府加速修法陸續完成「都更三法」,有效破解過去都市更新的痛點,因此徵件分別以2017年5月10日《危老條例》頒布、2019年1月30日修正公布《都市更新條例》時間為基準。

針對2019年1月30日之前的指標性都更案件,也頒發評審團特別獎予以肯定。今年則由「水源四五期(首都帝景)案」、「斯文里三期(斯文首善)案」、「維冠金龍大樓(出雲居)案」榮獲殊榮。
新亮點》公私協力合作將成重要趨勢

在參與評審過程中,台北市都更整合發展協會理事長林育全認為,設立獎項目的不在於評比案件好壞,無論重建或整建維護過程都很辛苦,值得看重的是得獎個案為市場樹立典範,引領趨勢與方向。

觀察第1屆得獎名單,都市更新重建類在中央及地方主導下,各有公辦都更案脫穎而出,佐證《都市更新條例》自2019年修法之後,增設「政府主導都更專章」效益顯現,其中授權各級主管機關設置專責法人或機構協助推動都更,建立起公開評選機制,「捷運圓山站西側公辦都更案」、「麗昇陽」得獎即是例證。

再者,公私協力合作模式也是趨勢,「禾蓮心家園」原是新莊海砂屋都更案,最後整合階段遲遲未有進展,透過協力新北住都中心向住戶說明取得信任,終而整合成功。公部門推動都更也需要民間力量加入,現今國家住都中心的「整合達人合作計畫」、新北市住都中心的「好夥伴合作計畫」,紛紛向民間招手前進第一線的整合人員,就是公私協力並肩推動都更。

面對都更程序冗長,《危老條例》是政府針對百分百同意另闢的一條快速道路,吳欣修表示,過去普遍存有「一坪換一坪」、「愈晚簽約賺愈多」的刻板印象,以致整合面積不足,無法達到都更重建規模,因而《危老條例》訴求「簡單、快速、有獎勵」,打造危老都更雙通道。


特別獎》新北市示範街道整建維護


近年就有不少都更案轉危老案,或是危老案轉都更案,在重建時有了多元選項,也有靈活調配的權利。「欣璞綻」、「恆詠」便是都更案轉危老案,前者為全台危老重建第一件核准案,審查天數僅花12天;後者是國有非公用房地參與危老重建首例,極具指標性。

值得一提的是,老屋不見得都要重建,只要房屋安全無虞,透過「整建維護」的外牆拉皮、耐震補強及裝設電梯也是都市更新的一環,不過也須透過繁瑣都更程序,因而各縣市依相關法規制定專案計畫,針對百分百同意採行簡易程序,提高審議效率。

本次獎項的原徵選資格是依《都市更新條例》,但評審顧問團幾經討論後,共同認定「重視結果更勝於程序過程」,肯定「新北市示範街道整建維護計畫」推動的用心,予以頒發特別獎,未來主辦單位也將納入多元整建維護的徵選資格,以期更臻完善。

評選委員涵蓋產官專業人士

《財訊》舉辦首屆「台灣都市更新暨危老重建團隊獎」,特別遴聘產官界專業人士組成評選顧問團,共計 11 位評選委員進行評選。包括內政部營建署署長吳欣修、台北市都市更新處副處長簡瑟芳、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處長張壽文、桃園市政府住宅發展處副處長邱奕聖、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楊玉全、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勝宏、中華都市更新全國總會理事長江宏志、中華民國不動產協進會暨世界不動產聯盟台灣分會理事長張麗莉、台北市都更整合發展協會理事長林育全、台北市都市更新學會理事長蔡漢霖、新北市都市更新學會理事長辜永奇。 

《財訊》首屆「台灣都市更新暨危老重建團隊獎」,評選委員涵蓋產官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