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後你的房子還可以住嗎?

老屋重獲新生 居住品質大躍進

教戰手冊

發布日期2020/12/17

作者都更全都通新聞中心

「我家房子經過921大地震都没倒了,代表耐震力好,之後也不會倒⋯⋯」建築安全履歷協會理事長戴雲發說,這句話他常常聽到,卻是嚴重錯誤的說法。戴雲發直言,台南維冠金龍大樓、花蓮統帥大飯店與雲門翠堤大樓,棟棟都歷經921地震,還不是照樣倒。

921強震是台灣從二戰後傷亡損失最大的自然災害。戴雲發說,震央附近最高偵測出980 GAL(最大加速度),到了雙北市頂多只剩下70到80GAL,就已讓台北市東星大樓、新北新莊博士的家倒塌,然而挺過921地震的房子,不見得就是没事,畢竟地震能量傳到四周已經遞減。

老屋比率6成8
建築體質開始變差


台灣逾30年的房屋超過410萬戶,10年後將增至600萬戶。尤其是台北市最「老」,今年第1季住宅平均屋齡高達34.52年,北市老屋比率高達68%,等於每2間房子就有1間屋齡超過30年。不禁令人想問,如果再過10年,現在住的房子還可以住嗎?

戴雲發表示,家是我們的避風港,不應該住起來膽戰心驚;而台灣本來就是因為地震隆起才產生的國土,地震是常態,要積極面對居住安全問題,不能心存僥倖逃避。比如老屋已經鋼筋裸露、天花板掉屑,就代表已經生病,在「没倒」前已明示屋子體質變差。

老建物不符合結構安全有3大原因:一為早年工人施工的品質和觀念差,大多數工人不懂結構設計力學原理,一切以好施工為原則。比如一般認為只要鋼筋數量夠,就能符合標準;事實並非如此,因為每一根鋼筋的位置,及其彎鉤、搭接的位置等,「不是有放就好,若放錯位置,抗震力一半都不到!」

 

國內地震多,建築安全履歷協會理事長戴雲發認為,國內的居住安全應該積極面對。(攝影/彭世傑)



二為早期抗震力普遍設計不足,法規規範也不若現今嚴謹。在電腦工具不發達的年代,建築師的規畫與設計幾乎都是用手算的,無法精準算出地震從各個角度侵襲之扭轉扭力。三是混凝土也有使用年限,會受到風化和脆化等影響,造成抗壓能力下降。


不只結構老化
管線機電也會影響健康


不僅建築結構有老化問題,電器商業公會全國聯合會召集人魯世平表示,若將建築物視為一個人;房子結構猶如骨幹與肌肉;給水、排水就像血管;電力、消防設備則是神經系統;而管道設計主控了血管和神經系統,外觀看不見但對安全同等重要,一有阻塞,慢性影響人類健康與生活安全。

老房子脱胎換骨之後,電器設備新穎,也能導入智慧化控制。(攝影/陳俊松)

魯世平說,過去舊式房型的管線多半是埋在建築結構體内,特別是將給排水主幹管包在混凝土柱内;可是排水管會因多年汙垢囤積效能變差,鑄鐵管容易老化龜裂,接縫處常破洞漏水,要是房子真有問題,要「破土」解決?

又若建商沒有做好公共管道間與室内管道間的區隔,致使不同樓層住戶所排出的氣體,甚至煙味都能飄進你家,百味雜陳,長久下來對呼吸道和肺部影響甚鉅。

此外,眾人也常忽略機電設備問題。魯世平表示,機電包含水電、消防、空調、汙水等,平均使用年限約15至20年,先前的電器不如現今多元,也少有同時間開數台冷氣的需求,過去安培數低,加上用電量日增、插座與供電皆不足,稍有不慎就容易引發火災。

當房子老了,有些問題必須面對,不單只是影響生活品質,更嚴重的是生命財產受到威脅,徒增不安全性。戴雲發認為,「在可以選擇重建時,為什么不選擇居住安全性高的建物,而是堅持維持房屋的原樣?」他接觸過不少住戶,普遍心態都在等待談到更好的條件,或是認為現在住得好好,為何要改建?但往往忽略了,一旦天災來了,刹那間認定的價值很可能就不見了。


打造適宜居住品質
安全、健康是首要


居住的房子安不安全至關重要,戴雲發說,一棟安全的建築必須兼備「優良的結構規畫設計」和「精準確實的施工品質」,前者在結構設計必須避開容易倒塌受損的危險基因,后者則可以透過「建築安全履歷」把關品質,採用鋼筋系統化降低人為鋼筋綁紮的失誤,如此一來,才能確保施工品質,建造過程能受大眾檢視。

華夏科大建築系助理教授楊謙柔表示,這次疫情發生后,建築使用非接觸式的智慧應用需求開始升高。以門禁系統為例,目前按壓指紋或透過虹膜、指靜脈等方式辨識的系統,未來則更傾向使用人臉辨識。而且科技也不斷在進化,例如刷臉就知道是哪一家的住戶,甚至可以量測體溫。

勤益科技大學教授翁國亮研發「全外氣自然能轉換系統」應用到居家環境具備節能、提升空氣品質等多重效果。(攝影/彭世杰)

隨著5G時代來臨,未來可望進化到用語音或一個按鍵,就能預約自己想要的服務,甚至感測到家中哪一位成員,並配合喜好提供適當的音樂、溫度等情境,這些貼近生活的科技技術,將可以應用在建材或居家環境中。

在空氣品質方面,現在空調系統可以做到室内引進室外新鮮空氣後,用水分子過濾戶外的pm2.5,再洗淨為乾淨空氣,同時也降溫空氣,讓吹進室內的空氣,不僅清新又能降溫,減少冷氣的使用量;另一方面,在排出室内臟空氣的同時,也把空氣洗淨且降溫,讓排出室外的熱空氣不會產生熱島效應。

發明這套「全外氣自然能轉換系統」的勤益科技大學教授翁國亮表示,相較於一般的冷氣機、清淨機與全熱交換機,這套系統只使用一台風扇馬達,加上進、出水管,用電量只有冷氣的1/5左右。另外,也有一個微晶片在監控室内溫度、濕度與氣流,因此同時具有除濕的效果。

日前這套空調系統也導入醫院,能快速打造負壓隔離病房,利用空氣壓力差作為室內外空氣循環,具有能大量換氧與有效隔絕病房病毒感染,因此也大受市場歡迎,像是墾丁海生館三館、慈濟高雄分會、台北大安運動中心與成大醫院斗六分院都是導入這套系統。接下來,也有建商計畫導入危老和都更重建後的建築物,提升居家的空氣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