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峰榮
安信建經總經理;致力於全力推動一條龍更完整的「全案管理」服務。結合信義集團資源,為業主創造極大化的資產增值。 帶領團隊從事「代辦建築融資」、「信託管理」、「履約保證價金信託」、「都市更新」、「危老重建」等服務。

張峰榮︱老舊工業區的新生路  如何轉型再創價值 

發布日期2025/05/19

傳產工業區也面臨老舊問題,重建可行性評估得宜,將可創造土地最大價值利益。(資料照) 傳產工業區也面臨老舊問題,重建可行性評估得宜,將可創造土地最大價值利益。(資料照)
在都市化進程不斷推進的當下,工業區這塊曾支撐台灣經濟奇蹟的基地,正面臨新的考驗與選擇。以雙北的內湖、五股、三重、塭仔圳等傳產重鎮,許多30年以上歷史的工業區逐漸顯現「空間使用效率低、產業結構老化、設施老舊落後」等問題。

政府近年推動《工業區立體化發展方案》與相關都市計畫變更政策,確實釋出更新訊號。然而,真正讓這些工業基地完成「轉型」而非「去工業化」,關鍵在於拆掉重建後的規劃,能否幫助產業轉型,或者興建成因應市場需求之產品。

長期以來,工業區因規劃單一、建物密度低、生活機能匱乏,相較都市的黃金區域,以往不動產業界認為重建的順位並非首選。但若從區位與產業演化的角度重新審視,雙北市中的老舊工業區往往占據極具潛力的黃金地段,不僅靠近交通節點,土地規模大,且地產所有權人單純,反而施行重建的可行性高。

若能再透過合適的規劃與利多政策,傳產老舊工業區域完全有潛力轉型為新穎且多元功能的產業社區,在符合土地使用分區的條件下,既可重建為新興科技大樓、商業企業總部,或作為其他營業空間使用。另外,在政府提倡拆除老舊鐵皮矮房,協助產業轉型的理念下,建議多加爭取容積獎勵的都更方案,尤其原物料及勞工人力短缺之前提下,興建成本只會愈來愈高,若能趕緊把握重建的黃金期,開發出符合土地最大價值效益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