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下跌波來了!2成因下半年修正幅度大 專家喊備好現金「進場比跳車好!」

房市自央行919信用管制後陷入急凍冰河期,買氣急速下滑,案子賣不動,加上央行又緊縮不動產資金貸款,建商財務體質和資金調度能力備受考驗。部分業界人士擔憂隨著信用管制時期拉長,撐不住的建商恐怕不會只有一、二家,而民眾看建商倒閉,寄盼有便宜可以撿。但專家認為,建商倒閉和撿便宜並不能畫上等號,不過正在等房價下跌的人,可準備好現金,下半年會是一個進場機會。
房市低迷,市場傳出建商會有倒閉潮,馨傳不動產智庫創辦人暨執行長何世昌表示,其實只有零星個案,其觀察指標在於倒閉量體以及規模有多大,近年每年交屋量超過十萬戶,爛尾樓一年不到100戶,「這只能稱得上九牛一毛,更甚是奈米毛!稱不上倒閉潮。」如果倒的是大型建商,這才對市場衝擊相對大。
一般民眾對建商倒閉,認為可能會有搶便宜的機會,何世昌說明,建商選擇倒閉,代表不願意用便宜價格賣給消費者,寧願債權讓銀行收回去,對建商來說,便宜賣沒賺到錢,反而負債對建商也不見得是件好事!因此建商倒閉和撿便宜並無法劃上等號!
不過,他倒認為下半年修正幅度會比上半年大,對自住客及長期置產的人來說,下半年是適合進場的時機,而且「進場比跳車好!」。如果回顧台灣房市近期的空頭,2008年金融海嘯、2016年房地合一稅上路,當時市場處於悲觀時期,成交量創下低量,若拉長時間來看,每一次房市明顯修正,反而是適合進場時間點。
對於下半年房市為何會出現大幅度修正?何世昌分析二大主因:第一是央行信用管制時間拉長。對建商來說,土建融、餘屋貸款成數受限,市況不佳房屋不好賣,資金壓力遽增,而且受限貸令影響,消費者購屋意願低落,如果市況持續低迷,為求生存而有資金需求的建商,就可能平價賣或者降價賣。因此,房市會呈現極端M型化發展,一線品牌建商的房子會賣得更貴,而且銷售成績還不差,至於非一線品牌建商就要降價取量。
第二是台灣今年上半年經濟成長優於預期、出口表現續創歷史新高,部分原因是關稅戰暫緩廠商提早拉貨所支撐,進入第三季,金融機構預測恐出現「出口斷崖」,關稅負面影響恐逐漸顯現,景氣有放緩之勢,而與經濟成長呈高度正相關的房市,通常也不會太好。
何世昌表示,按趨勢推測,第三季經濟情勢急速下墜,第四季開始回升, 2026 年經濟展望優於今年。那麼,今年下半年或許逢低布局的好時機,有意購屋者,不妨準備好現金,久等的進場時機即將到來。
至於央行信用管制拉長,何時才有鬆綁的可能性?何世昌認為,這要從央行實施信用管制是否達到目標逐一檢視。央行打炒房主要目標,包括「降低不動產放款集中度」、「不動產放款總量管制」、「房市軟著陸」;其中,不動產放款集中度在 4、5 月不降反升,最新數據已升至 37.1%。
所謂的不動產放款集中度,指的是不動產放款占總體放款的比率,而不降反升成因錯綜複雜。何世昌表示,其中原因是分母值的總體放款,概分為企業、不動產、消費性貸款三大塊,但自今年以來,台幣大幅度升值,企業大量償還美元借款,以及關稅戰影響企業貸款意願,而企業貸款低落,導致不動產占總體放款比例居高不下。
再者,不動產放款總量管制以銀行法第72條之2的30%為上限,住宅貸款+建築貸款+房屋修繕貸款不得超過貸款總額的30%,但近年來碰上龐大交屋潮,預售轉為成屋交屋,住宅貸款同樣也是居高不下。最後,房價能否軟著陸,判斷房市反轉定義,要連續兩季上漲或下跌,在房市還未從多頭反轉前,央行很難放寬制措施。他推估,央行信用管制最快放寬,也要等到今年第四季到明年第一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