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更要自己來!地主換個思維先動起來 加快拿到都更門票

都更焦點

發布日期2024/12/30

作者陳雅玲

自主都更意涵近年有所改變,地主除了自行整合,也可透過多元方案完成重建。(資料照) 自主都更意涵近年有所改變,地主除了自行整合,也可透過多元方案完成重建。(資料照)
台北市進入大都更時代,要面對高達7成、約66萬戶的30年老屋,都更能不能推動,最為關鍵還是在於前期地主的整合。對如何加速整合?台北市都市更新整合發展協會理事長、冠霖都市更新事業公司總經理林育全表示,過往的都更整合不外乎是建商開發人員、危老都更推動師主動深入社區,而地主的想法也是坐著等人來整合,但其實地主本身就可以是個整合開發部隊,地主合力自助才有人助,社區動起來自主整合,才能更快拿到進入都更的門票。

過去十幾年來,林育全承辦多項地方政府委辦課程、輔導社區自主更新,主持都更說明會超過上千場,經常站在第一線直接面對地主,與地主溝通說明都更法令和回應都更最常碰到的問題。近兩年,他也承辦政府委任「民間自主更新策略研究案」,在歷經多次邀集雙北產官學界研討和收斂內容,重新論述自主更新的意涵,並著重在前期推動和結合多元推動方案的做法。

林育全表示,過去社區在談都更,常常講了一大堆法規,地主往往不見得能消化,說明技術面更是晦澀難懂,常導致地主對都更一知半解。而為了能夠與地主更有效的溝通,必須聚焦在能夠啟動都更的真正核心。而這個核心,「就是地主要自己動起來,人家才會幫你,最好的整合人還是在地主本身,整合的紅利自己賺,共同創造與實施者合作的雙贏局面。」

 
台北市都市更新整合發展協會已成立十餘年。(圖/台北市都市更新整合發展協會提供)
林育全指出「自主都更第一哩路」相當重要。所謂的自主更新不一定要麻煩的成立更新會,也可以成立管委會、推動組織例如重建會、籌備小組。一般來說,社區整合最常面臨就是要組更新會?還是找建商?這個決策取決於整個重建資金措籌來源,透過專業輔導者的引領,借助政府資源、了解問題所在,最後社區內部建立一定程度的共識,可以依據資金來源選擇公辦都更、遴選建商或是成立更新會。

雙北市在新的年度都更政策宣導,即著重教導民眾如何Setp by Setp自主都更,台北市印製的廣宣品,清楚明白標示「啟動都更第一哩路,關鍵就是你」,圖示每一個步驟如何進行;而新北市製作都更指引手冊,以生動有趣的漫畫形式,情境式對話帶領民眾自行如何啟動都更,條列式整理如何申請政府資源協助?怎麼調閱第三類滕本?如何發放通知?等等。

這一套自主都更Knowhow,桃園市府在2024年也採納辦理一系列講座培育人力,2025年台北市也將透過工作坊形式,實際由專人教導帶領如何進行,目前也與南部的自主更新輔導團進行交流,計畫2025年能在南部推動辦理。

 
台北市2025年新年度都更推動手冊,著重在教導民眾如何自主整合。(圖/台北市都更處提供)
 
有了具體且可引導執行的「自主都更第一哩路」,他期望下一步能夠落實推動大規模都更。林育全表示,2024年8月已經向內政部完成「台灣自主都市更新培力協會」設立登記,主要串聯北中南一些參與政府自主更新或具備公私協力經驗的夥伴。培力協會的會務很重要一部分是要啟動大規模都更的試辦計畫,初期運作會選定試辦基地,並邀集專家學者辦理專題研討會,透過意見回饋形成論述,並導入社區營造與自主更新輔導機制,讓住戶加入一起動起來。

另一方面,透過自主都更第一哩路培力更多人才,也能成為推動都更種子部隊,再投入實驗計畫參與執行,形成良性循環。

 
台灣自主都市更新培力協會串聯北中南政府自主更新單位,將啟動大規模都更實驗計畫。(圖/台灣自主都市更新培力協會提供)
台北市都市更整合發展協會自2013年成立以來,一直以「都更法令程序法制與推動實務的連結」為精進的發展核心,隨著現在都更案件愈來愈多,善用公私協力機制,或許是協助政府專業人力流失、不足及加速審議時程的發展方向。林育全有了催生「公私協力專業跨域平台」的構想,計畫2025年擬同建築師、地政士、估價師、開發商、都更基金會…等都更各專業領域的公協會,探討共同建置「公私協力專業跨域平台」。

他表示,這些專業單位在都更各個階段扮演重要角色,透過成立的平台,除針對都更條例2019年大幅度修法,共同協力都更基礎知識的普及推廣外,亦可就隨著時空背景、環境變動以及法規增修訂,所衍生都更推動實務面臨的困難與問題,彙整相關的建議和精進方案,提供給市府研議與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