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商化身長照推手 都更結合高齡住宅碰出新商機
台灣樂齡建築協會發展協會秘書長、合勤健康事業董事長李柏憲熱衷投入高齡 人口住宅議題,推展共生宅品牌。
再3年,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意謂著全台人口有近20%是65歲高齡人口,對比現今為了解決老屋問題,都更危老推動大有進展,然而面對未來高齡族群長期需要照護的需求又該如何因應?如果從都更角度,一開始規畫結合銀髮住宅照護需求,是否是一種可能性,進而為產業注入活水帶動商機。
位於新莊台北醫院的正對面,一塊基地正在重建,二年後將成為一棟台北保健館。不同位於偏遠郊區的長照機構,在這熱鬧市區的一棟建物,吸引上市櫃公司生醫集團的目光,有意承租此地,導入住宿型長照服務;建案同時也將規畫設置銀髮膳食中央廚房、高齡輔具零組裝以及無障礙展示空間。如此導入長照產業營運,就有大型壽險機構看中長照產業的穩定性,計畫買下產權長期收租。
創建營運模式 串連都更、老宅及高齡人口
「這是一開始以長照角度規畫的一個建案。」台灣樂齡建築協會發展協會秘書長、合勤健康事業董事長李柏憲從開發商角色切入長照產業。當初這一個案子算是一件都更案,4年前地主同意都更,由於位於工業區,後來循廠辦立體化辦理重建,期間受疫情影響,今年3月才拿到建照開始動工。
李柏憲思索如何讓都更、老宅、高齡人口鏈結。他認為,建案結合長照產業是可以發展出的新商業模式。由建商依照長照需求興建房子,在出售房子給買方的同時,也帶入第三方長照相關業者承租營運,增加買方持有的誘因;若是都更有地主分回,則由建商包租代管,無論是要扶植長照產業、吸引資金挹注或是營建投入開發可說是三贏局面。
看準高齡人口成長趨勢,李柏憲指出,營建業切入銀髮住宅、長照產業具有幾項優勢,包括空間規畫和動線安排、熟悉土建融申請及財務規畫,有別於傳統長照機構,能打造適合全齡居住的建築空間,跳脫長照只是提供長照住宿的既定印象。建築規畫是依據對象不同照護方式,衍生蓋出什麼樣房子。他投入研究長照議題,高齡人口居住安養需求端看身體健康與經濟狀況二個條件,從健康、亞健康到失能,再視經濟條件決定未來老後是否移居,而高齡居住環境就從這些對象規畫。
發展共生宅照護服務 輸出管理也是種選項
5年前,他說服公司股東支持轉型,透過參訪歐美、日本國家做法,愈加明確未來要走的方向,轉而投入烏日健康共生宅的經營,其間產業界多來觀摩參訪,多年下來也打響共生宅品牌,累積經營服務的經驗。
目前合勤健康事業就有多件高齡住宅案子在規畫,像是基隆暖暖一處港務局宿舍,可透都更整建維護方式保有原始建築群風貌,8千坪基地計畫分期開發,不只是設置長住型照護機構、與當地醫療系統連結,也計畫導入外部生活機能,發展出共生型文創商圈,吸引老中青世代進駐;而近來不少大學受少子化影響,某科技大學有意將閒置校地活化,便找來李柏憲規畫成高齡住宅,結合高齡學堂、俱樂部的概念。
李柏憲認為,隨著公部門對高齡照護的重視,未來公辦都更案結合高齡共生宅,將是一塊商機。建商負責蓋房子,而共生宅團隊具有行銷、照護管理、物業管理、餐飲、旅宿等系統,可以導入管理和營運,就如同物業管理一般,「未來也不排拆與其他建商合作。」
相較於建商蓋房子買賣,投入高齡住宅營運管理,獲利或許不夠亮眼,不過,未來5至10年這市場會不會改變?李柏憲肯定的說,「會!從歐美經驗來看,只是時間的問題。 」再者,日本7、8年前,因應住宅老舊及老人獨居問題,編列補助鼓勵民間興建高齡住宅,而複合式高齡住宅概念就是從日本沿襲過來的。
即便投入高齡住宅營運,短時間投入資金回本速度慢,「但烏日共生宅截至6月以前,已達到損益兩平,營收貢獻7成5來自於旅館住宿,」李柏憲以「母雞帶小雞」營運模式,帶動其他事業成長,這也是他投入高齡住宅經營之道。
興建無障礙通用住宅 瞄準老中青世代
目前合勤健康事業除了烏日共生宅,在桃園、苗栗、金門、樹林都有案子,而合勤建設興建房子會以無障礙、通用住宅為主,而所謂「通用住宅」,李柏憲強調,無論是首購、換屋、樂齡都可以住進來,同時會外掛共生宅服務內容,像是導入AI偵測呼吸、血壓、心跳,搭配搭配外圍醫療資源體系,形成一個小型生態圈。
對於目前高齡住宅市場,市面上有很多產品類型,考驗著市場接受度,但李柏憲認為,如同過去國、高中學生升學剛發展多元模式,歷經一段探索和磨合期,但隨著時間現在愈來愈清楚,相信老後移居高齡住宅的形態也處於摸索期,隨著一代一代資訊接收度廣泛,預料社會對老後移居接納度會愈來愈高。
|Profile|
李柏憲
現職:合勤健康事業總經理、合勤建設總經理、社團法人台灣樂齡建築發展協會秘書長
學歷:文化大學建築與都市計劃研究所畢業
經歷:歷任建設公司主管,2014年創業成立合勤建設,完成12個推案,2017年投入高齡住宅產業,烏日共生宅為其代表案。